高加索全丢了!普京死要面子活受罪,特朗普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8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白宫同时接待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双方极有可能在会谈中正式签署和平协议。这一消息犹如重磅炸弹,瞬间让国际舆论炸开了锅,而最坐不住的当属俄罗斯总统普京——五年前还以南高加索仲裁者自居的俄罗斯,如今却被彻底排除在这场决定地区命运的谈判之外。事情要从高加索地区的复杂局势说起。南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历来是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尤其是亚美尼亚长期依赖俄罗斯的军事保护,阿塞拜疆虽与俄罗斯存在能源合作,但双方在纳卡地区归属问题上的矛盾始终是颗定时炸弹。2020年纳卡冲突中,俄罗斯以维和部队身份介入,勉强维持住地区脆弱平衡。然而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无法自拔,其在高加索的影响力急剧下滑。亚美尼亚率先“反水”,2025年6月正式脱离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次日就通过法案没收俄罗斯公民在亚财产;阿塞拜疆则变本加厉,不仅关闭境内所有俄语学校,还在2023年撕毁停火协议,以闪电战拿下纳卡地区,迫使俄军维和部队撤离。这种局势的变化,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位深谙“美国优先”的总统,一直将削弱俄罗斯影响力视为重要战略目标。他先是在7月批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3亿美元的新武器包,含“爱国者”导弹和中程火箭弹,直接给俄罗斯施加压力;随后又通过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巴拉克放出风声,准备接手“赞格祖尔运输走廊”项目,帮助推进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谈判。这条走廊对阿塞拜疆至关重要,它连接着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一旦打通,阿塞拜疆就能绕过亚美尼亚,直接与土耳其连成一片,形成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精。他清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希望摆脱俄罗斯的控制,但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又让它们难以单独行动。美国此时介入,既能充当“和平缔造者”,又能趁机将势力渗透进高加索地区。更重要的是,这一行动可以狠狠打普京的脸,让全世界看到俄罗斯的衰落。正如彭博社所言,在特朗普的欧洲新战略中,除了普京,卢卡申科曾是“仅次一位”的重要争取对象,如今高加索的局势变化,让特朗普有了更多的筹码。然而,俄罗斯的反应却显得有些无力。克里姆林宫虽然对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背叛”表示不满,但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却拿不出有效的反制措施。俄罗斯人报等俄媒只能酸溜溜地评论,白俄试图认为更先进的工业技术在东方,对俄方的相关技术需求正在出现削弱趋势。这种无力感,在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即将在白宫签署和平协议的消息传出后,达到了顶点。欧盟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一方面,欧盟不愿看到俄罗斯在高加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因此对美国的介入持默许态度;另一方面,欧盟又担心美国在该地区的势力过度膨胀,会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它们长期以来在高加索地区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如今美国的介入让它们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与阿塞拜疆间的外交摩擦数量同比暴涨320%,这背后既有俄罗斯的衰落,也有欧盟在其中的推波助澜。对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来说,与美国合作也是出于现实考量。亚美尼亚在脱离集安组织后,急需寻找新的安全保障,而美国的军援和经济支持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阿塞拜疆则希望通过与美国合作,加快赞格祖尔走廊的建设,提升自己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两国媒体都毫不掩饰对合作的期待,亚美尼亚媒体称这是“前所罕见的机遇”,阿塞拜疆媒体则援引官方数据指出,美国产品在其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上升。这场即将到来的和平协议签署,对高加索地区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俄罗斯在高加索的传统势力范围彻底瓦解,美国则借此机会在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站稳了脚跟。对于普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羞辱,他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曾经的“后院”被美国蚕食,却无力反击。而特朗普则笑得合不拢嘴,他没想到自己的“美国优先”战略在高加索地区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这不仅让他在国内的政治声望大增,也为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