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403

标签: 降准降息

别再死盯着美联储降息了,莫以过往的经验来评判当下的问题。美联储降息,资金未必就会

别再死盯着美联储降息了,莫以过往的经验来评判当下的问题。美联储降息,资金未必就会

别再死盯着美联储降息了,莫以过往的经验来评判当下的问题。美联储降息,资金未必就会流入中国。最近全球金融市场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美联储即将在9月降息的预期,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前几天刚放风说“降息时机已近”,市场立刻沸腾,美元指数应声下跌,美股反弹,中国资产也跟着涨了一波。但问题是,这次真的会像过去那样,美联储一降息,资金就疯狂涌入中国吗?恐怕未必。首先,这次美联储降息的背景和以往完全不同,过去几年,美国靠疯狂加息收割全球,美元回流导致新兴市场资金外流,人民币也承受贬值压力。但现在的情况是,美国经济数据开始疲软,特朗普政府还在不断加码关税,这种情况下,美联储降息更像是在“救市”,而不是主动宽松。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本流动的逻辑正在改变,以前美联储降息,资金会从美国流出,寻找更高收益的市场,比如中国,但现,国际投资者对进入中国市场多了顾虑。。一方面,美国对华科技封锁、供应链脱钩的政策仍在持续,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经济转型也让部分短期投机资金望而却步,尽管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但外资流入的规模并未像过去那样爆发式增长。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央行这次可能不会跟随美联储降息,招商宏观的最新研报指出,7月政治局会议已经不再提“适时降准降息”。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独立性,不会盲目跟随美联储,如果中美利差没有大幅收窄,那么套利资金流入的动力也会减弱。那么,资金会流向哪里?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新兴市场货币和贵金属可能更受青睐,中信建投的研报就提到,美联储降息会激发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推动新一轮牛市,这说明资金可能更倾向于流向资源国,而非单纯依赖制造业出口的经济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资产没有机会,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有大波动,特别是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竞争力仍在提升。但短期来看,市场情绪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让资金流动变得更加复杂,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经验来简单判断“美联储降息=资金涌入中国”的逻辑。最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美联储降息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的博弈,特朗普近期不断施压美联储,甚至威胁要解雇鲍威尔,试图把降息包装成自己的政绩。这种政治干预,又有谁还坚定不移的信任美联储,而如果美国内部政策继续混乱,那么即便降息,吸引力也不大了。如今的市场变化多端,中国要做的,不是被动等待外资流入,而是继续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增强市场的长期吸引力。
美联储降息之际,是美国最危险的时候前天我社群小伙伴提了一个问题:如果美联储降息

美联储降息之际,是美国最危险的时候前天我社群小伙伴提了一个问题:如果美联储降息

美联储降息之际,是美国最危险的时候前天我社群小伙伴提了一个问题:如果美联储降息,为什么资金不选择进入美国股市而回流中国股市?很多事的答案往往很反常识。美联储降息之日,其实恰恰是美国和美股风险最大的时候。让我们从一个数据说起。一、标普500强劲业绩的背后美股二季度财报基本发布完毕,有80%的公司业绩超预期。然而,业绩的背后是严重的结构性分化。标普500前10家公司几乎贡献了全部的盈利增长。提出这些大型科技和金融巨头后,剩下的490家公司几乎没有增长。而这种结构性分化从你从2023年就已经开始了。到现在,还进一步愈演愈烈。为什么又说80%的公司业绩超预期呢?因为在关税战开启后,预期被大幅下修。所以,相比于预期,这只不过是没那么差而已。既然标普500中的业绩分化都这么严重,如果推及到全美,其他非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恐怕会更糟。当一个国家的命运被少数几家公司掌控时,这个国家将变得很脆弱。那么,这跟美联储降息有什么关系呢?降息不是利好美国经济吗?二、降息真的利好经济?老读者应该十分清楚了,我常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那么当一件事发生后,我们很难预测到底是好的一面先出现还是坏的一面先出现。比如,2007年,美联储开启降息不久后,美股就崩了。当一个人病入膏肓时,虽然动手术能够救他,但也要小心,很可能刀子一下去,他就挂了。所以医生在做手术前都要做非常谨慎的评估。要确定病人能够承受这个手术。降息就像是一场手术,不是随便说降息就降息的。要不然鲍威尔为啥拖到现在还在故作矜持?可能他真正害怕的就是一旦降息,问题就全都暴露了。我们再看看2022年到2024年的中国,央行不断降息,股市不断下跌,经济不断通缩。你还敢简单的说降息是利好?一旦涉及跨国资金流动,很多事情将变得异常复杂。现在全球都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往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新冠病毒刚被发现没多久,全球就都陷入疫情中了。然后全球供应链都中断了。三、无法预测的跨国资金流动自从美国在去年第一次降息,以及川普通过关税战整出了弱美元。全球跨国资金再平衡就开启了。资金从美国流向非美国家,于是非美国家的股市纷纷上涨。自美国加息以来,美股就不断上涨!不是说加息是利空吗?如果美国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加息确实是利空。但美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在美国加息的过程中,跨国资金就会流入美国套取更高的利息。随着热钱的涌入,美国通胀就难以消退,美股持续上涨。而美股上涨又带来财富效应,使得通胀更加难以消退。相反,一旦美国利率出现不断下降的预期,跨国资金就会流出美国。如果跨国资金流出的速度快于降息创造货币的速度,那么美股就得先跌!美国经济就可能遭遇冲击。这些年,中国低血糖,美国高血压,本质上来说是因为中国出口赚到的钱,大部分都没有回国。那么国内的资金当然不足,不通缩才奇了怪了。不仅如此,即便赚到的钱没回国,企业还不停的生产,GDP看起来是很好,人们的体感就差了。没有回国的资金大部分都聚集在美国。使得美国高血压一直下不来。对于华尔街的人来说,这不是坏事,因为美股可以继续涨。不过,这会使得美国内部阶级矛盾更加激烈。这才选出一个特朗普出来对抗华尔街。因此,特朗普不断逼鲍威尔降息,其实挺遭华尔街痛恨的。回过头再想想国内的降息。这恰恰使得资金不断流入美国,给美国制造大麻烦。而我们还可以趁机低价出口,抢占全球份额。说到根上,这是中美博弈中的重大对决。表面上看,好像美国在金融上占了上风。可一旦触发债务和内部阶级问题,美国就应接不暇了。那些经历过困难并最终恢复的国家,比那些从未经历过困难的国家更安全。也就是说,中国的韧性比美国强。打持久战是我们的优势。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四、央行控制着牛鼻子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美联储是全球的央行,是食物链的顶端。不过这事也在悄悄的改变。当一个国家有大量资金停留在美国时,这个国家对美国金融行业的影响就非常大,美联储也得给它面子。东大现在就处于这样的地位中。如果东大大幅提高市场利率,拉升人民币,那么必然导致大量的热钱从美国回流东大。这种流动性冲击,美国就很难招架得住。同理,当美国想要降息,但又害怕热钱回流太快时,就得请求东大的央行配合一下。请我们控制好国内利率上升的节奏以及人民币升值的节奏。相当于是帮美国踩点刹,避免他们扛不住大量资金外流而出现危机。其实从去年美联储降息以来,东大就在用降准降息和投放基础货币踩点刹。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在帮美国,其实也是在帮自己。第一,如果热钱回流太快,物价可能就会飞起来了。刚从ICU出来,不能直接进KTV。我们需要调养,股市也需要慢牛。第二,我们也不希望美国发生重大风险,这会拖累全球。并且失去美国这个世界警察,全球地缘政治也会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往,我都在分析美元潮汐。但当东大在美国的资金量足够大时,我们也可以卷起人民币潮汐。五、两次降息不同去年美国降息和今年降息有很大的不同。去年在降息后,拜登政府为了给特朗普埋雷,玩命的负债花钱。这就使得,虽然联邦基金利率下降了,但市场利率反而走高了。(美债利率)这就缓冲了热钱流出美国的速度。而现在,川普为了化债,势必要将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债利率都压下来。那么利差的变化,就很可能导致更加强烈的跨国资金流动。所以,本次降息,美国的危险系数更高。当然,特朗普也会进行对冲,比如,颁布大美丽法案,提高赤字率上限。同时,也会接着关税战跟东大谈条件,希望我们能压制住利率和汇率的上升节奏,避免出现流动性冲击。特朗普其实也准备好了甩锅的理由。他不是一直在催鲍威尔降息吗?一旦降息后,美国出现了风险或者美国经济问题暴露,特朗普立刻就会责怪鲍威尔行动慢了。然后自己扮演拯救美国的英雄。我做一个简单的猜测。现在美联储降息已经在充分的预热中了,只不过不知道是降25bp还是降50bp。如果降25bp,央行可能不会行动。如果降50bp,央行可能会为了对冲跨国资金流动而跟随式降息,或者投放货币。总之,美联储降息算是一个大手术,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能否平稳渡过这个手术,需要中美两国的配合。对A股来说,即便手术出现什么岔子,也只是短期的。因为这是给美国做手术。而我们已经在康复过程中了。(中美周期不同步)
8.4财经新闻早班车1.专家:预计三季度末前后,央行可能再次实施降准降息。2.O

8.4财经新闻早班车1.专家:预计三季度末前后,央行可能再次实施降准降息。2.O

8.4财经新闻早班车1.专家:预计三季度末前后,央行可能再次实施降准降息。2.OPEC+再次大幅增产以争夺市场份额。3.中信建投:短期债市有一定走强倾向,关注后续增量消息带来的新方向。4.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5.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70亿。6.茅台生肖蛇酒批发价跌破2000元。7.OPEC+同意9月增产54.8万桶/日。8.日本高温破历史纪录,日本高温面临新米危机。9.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货币政策新信号|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发力稳增长?降准降息均有空间 结构性工具聚焦重点

货币政策新信号|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发力稳增长?降准降息均有空间 结构性工具聚焦重点

降准降息均有操作空间和落地可能性。内外部因素共振 影响货币政策“相机抉择” “下半年,外部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势,以及就业市场状况,或许是影响货币政策的关键因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有加大实施力度的空间 适时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较大力度的降准降息,存款准备金率下降0.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存款利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为更好应对内外部冲击,金融机构也加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货币政策不再提“适时降准降息”总量工具可能仍在政策成效观察期

相较于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总量工具方面,本次会议不再提及“适时降准降息”;在降成本目标方面,新增“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的表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不再提及“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
30个基点?降准降息还有空间!

30个基点?降准降息还有空间!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第一季度例会提出的“择机降准降息”已经在二季度落地。第二季度例会以“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替换了第一季度例会的“择机降准降息”表述。5月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大金融监管部门...

央行:继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分析认为有望再度降准、降息

有分析认为,下半年有望再度降准、降息。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融资融券市场呈现了“一增一减”的格局,在个人投资者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机构投资者数量出现了回落的态势。继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7月14日披露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