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403

标签: 黄百韬

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国军重机枪小组成员准备就绪。当时,国军的重机枪小组配备

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国军重机枪小组成员准备就绪。当时,国军的重机枪小组配备

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国军重机枪小组成员准备就绪。当时,国军的重机枪小组配备五到七人,其中有主射手,负责射击与瞄准,副射手协助装弹与更换枪管,弹药手携带装有两千发以上的弹药箱。除此之外,还有负责侦察目标并指挥射击的观察员,还配备警卫兵负责防止对手渗透。说起淮海战役,得先聊聊黄维这个人。他1904年生在江西贵溪一个普通农家,早年家里穷,父亲走得早,他就靠着自己念书,考上当地师范,当了小学老师。那时候他二十出头,1924年经人介绍进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学里有陈赓那些人。军校毕业后,他从基层干起,参加过东征北伐,一步步爬上来。1927年升到团长,之后进陆军大学深造,1931年毕业,当了旅长。抗日战争打响,他带部队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那些大仗,1938年当上第十八军军长,这支部队装备不错,美式武器不少,他管着好几个师。1940年调去第五十四军军长,之后又去昆明防守司令部任职,还管过青年军编练。1945年抗战结束,他继续在军中混,1947年当新制军官学校校长。1948年9月,他被任命第十二兵团司令官,带四个军十二万人,从中原北上支援徐州。那时候国民党军里,他算蒋介石的嫡系,指挥风格偏保守,喜欢死守阵地,不太爱机动变通,这在后来战役里吃亏不小。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里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一场,国民党军丢了五十五万多人,精锐基本打光。国军重机枪小组在其中作用不小,尤其是防御阶段。这些小组一般五到七人,主射手管射击瞄准,副射手帮着装弹换管防过热,弹药手背大箱子,里面两千发子弹起,观察员用望远镜找目标下命令,警卫兵防敌方小队偷袭。这样的编组,让重机枪火力稳当,能封锁冲锋路,初期对解放军进攻造成麻烦。比方邱清泉兵团在碾庄战斗里,用机枪群布置阵地,多次挡住华东野战军进攻。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有第五军、第七十军那些部队,早就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机械化程度高,重机枪跟坦克步兵配合作战,在潘塘附近阻击时,火力网密集,解放军伤亡不小。黄维兵团也一样,在双堆集把重机枪放村口高地和屋顶,锁住进村通道,试图稳住防线。国民党军总共丢了一万四千多挺轻重机枪,可见这些武器配备广,作用大,但也暴露问题:阵地太死板,机动差,一旦被围就难翻身。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打到1949年1月10日,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围了黄百韬第七兵团在碾庄,蒋介石急了,让杜聿明带邱清泉、李弥兵团去解围,但解放军阻击猛,邱清泉兵团在徐东一线被挡住,推进慢。黄百韬兵团22日全军覆没,十万人没了。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合力围黄维兵团在双堆集。黄维从中原上来,本想增援徐州,结果11月25日被围在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圈里。兵团四个军,第十八军最精锐,美械装备全,初期靠重机枪和炮火顶住进攻。但解放军战术灵活,挖交通壕靠近五十米盲区,用缴获的山炮迫击炮精准打机枪工事,还派小组带炸药包爆破筒爬近炸毁掩体。黄维指挥保守,不肯早撤,部队粮弹耗尽,士气低。12月15日,兵团防线崩,重机枪损失八成,十二万人全歼,黄维突围失败被俘。第三阶段,杜聿明集团三十万人被围陈官庄,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乱成一锅粥。邱清泉想突围,但指挥混乱,1949年1月10日全灭,邱清泉阵亡。黄维被俘后,关了二十七年,先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后转秦城监狱。改造期间,他慢慢接受现实,1975年3月作为最后一批特赦战犯出来。那年他七十一岁,出狱后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还当了第六届政协常委。晚年在北京住,参与些水利工程调研,1989年3月20日因心脏病去世。
这张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是黄百韬、刘峙和杜聿明。站在左边的黄百韬,军装笔挺,他

这张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是黄百韬、刘峙和杜聿明。站在左边的黄百韬,军装笔挺,他

这张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是黄百韬、刘峙和杜聿明。站在左边的黄百韬,军装笔挺,他出身并非蒋介石嫡系,却凭借战场上的拼命厮杀和出色表现,一步步晋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里,他的兵团被解放军围困在碾庄,虽顽强抵抗...
“校长,我是张灵甫,李天霞不救我,黄百韬也不救我,战事不利,我已经写好遗嘱,不用

“校长,我是张灵甫,李天霞不救我,黄百韬也不救我,战事不利,我已经写好遗嘱,不用

“校长,我是张灵甫,李天霞不救我,黄百韬也不救我,战事不利,我已经写好遗嘱,不用派飞机来救我.”曾经不可一世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在孟良崮发出了这封绝望的电报。三天前,他还在做着“中心开花”的美梦,用自己这支...
黄百韬自尽后,副官冒险将其遗体运回南京。随后,夫人柳碧云带儿子黄效先逃亡台湾,途

黄百韬自尽后,副官冒险将其遗体运回南京。随后,夫人柳碧云带儿子黄效先逃亡台湾,途

黄百韬自尽后,副官冒险将其遗体运回南京。随后,夫人柳碧云带儿子黄效先逃亡台湾,途中在福建被解放军俘虏。柳碧云如实相告身份,解放军未为难,还提供通行证和路费,助其抵台。一九四九年深秋,福建山区的晨雾还未散尽。...
1949年初,汤尧去探望何应钦,谈及黄百韬时,何应钦说:“一个中将兵团司令死了,

1949年初,汤尧去探望何应钦,谈及黄百韬时,何应钦说:“一个中将兵团司令死了,

1949年初,汤尧去探望何应钦,谈及黄百韬时,何应钦说:“一个中将兵团司令死了,就给了十万金圆券。如此抚恤,让其他将领如何卖命?那年的一天,汤尧走进何应钦的办公室,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他正对着窗外出神,两人寒暄过后...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军悍将黄百韬和家人的一张留影,解放战争期间,其与粟裕大将多次交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军悍将黄百韬和家人的一张留影,解放战争期间,其与粟裕大将多次交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军悍将黄百韬和家人的一张留影,解放战争期间,其与粟裕大将多次交锋,淮海战役中战败自杀身亡。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军悍将黄百韬和家人的一张留影,解放战争期间,其与粟裕大将多次交 来源:民国往事 发表...
黄百韬自杀之前,他手下的主力部队第25军军长陈士章眼见形势不对,便决定化装逃跑,

黄百韬自杀之前,他手下的主力部队第25军军长陈士章眼见形势不对,便决定化装逃跑,

黄百韬自杀之前,他手下的主力部队第25军军长陈士章眼见形势不对,便决定化装逃跑,换上了破旧的农民衣服,跟难民混在一起,逃离了碾庄。跑出碾庄以后,陈士章半路遇到了第100军军长周志道,于是请求他希望能够借几辆坦克,...

74军覆没后,汤恩伯、黄百韬、胡琏等前线将领在唇亡齿寒之下,知耻而后勇,联电顾祝

74军覆没后,汤恩伯、黄百韬、胡琏等前线将领在唇亡齿寒之下,知耻而后勇,联电顾祝同,要求按原计划猛烈进攻共军;然而,蒋介石却下令各部队原地待命,各部队长齐往徐州召开军事检讨会议;顾祝同回电蒋介石,此正是各部队长图...

杜聿明评价黄百韬:杀人杀俘虏,受不了“黄埔精神”四个字黄百韬这名字,搁在历史书

杜聿明评价黄百韬:杀人杀俘虏,受不了“黄埔精神”四个字 黄百韬这名字,搁在历史书里不算显眼,但他的经历可不简单。他生在20世纪初,那是中国乱成一锅粥的年代。早年混迹北洋军阀部队,后来投奔国民革命军,打过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