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403

标签: 就业

宁波市副市长杨勇:宁波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基础坚实前景广阔

宁波市副市长杨勇:宁波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基础坚实前景广阔

杨勇表示,作为全球重要港口城市、开放大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基础坚实、前景广阔。他介绍,今年上半年,宁波规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其中人工智能核心制造业总产值同比...
中国女排取得洛杉矶奥运会资格的三个途径及前景!1.夺得2026年亚洲女排锦标赛

中国女排取得洛杉矶奥运会资格的三个途径及前景!1.夺得2026年亚洲女排锦标赛

中国女排取得洛杉矶奥运会资格的三个途径及前景!1.夺得2026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2.在2027年世锦赛尚未获得奥运资格球队的前三名。3.在2027年世锦赛后列尚未获得奥运资格的世界排名前三位。为夺得明年亚锦赛冠军从而拿到直通...
韩国将实行小学生家长10点上班制然后招聘企业会对小学家长进行各种招聘限制…​​

韩国将实行小学生家长10点上班制然后招聘企业会对小学家长进行各种招聘限制…​​

韩国将实行小学生家长10点上班制然后招聘企业会对小学家长进行各种招聘限制…​​​
已成定局!美联储刚刚传来消息!9月3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

已成定局!美联储刚刚传来消息!9月3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

已成定局!美联储刚刚传来消息!9月3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飙升至90.5%,几乎已成定局。这个消息一出来,全球市场都像炸了锅一样,黄金价格一下子冲破了35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白银也站上了40美元大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都是真金白银在为降息投票呢。为什么美联储这时候非要降息不可?说到底,还是美国经济这台大机器最近有点转不动了,各种迹象都在催促美联储踩下降息的油门。就拿就业市场来说吧,8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只新增了2.2万人,连预期的一半都没达到,7月的数据虽然从7.3万上修到7.9万,但6月数据却从新增1.4万下修到减少1.3万,这样的波动让人心里发慌。失业率更是连续两个月上升,8月达到4.3%,这是2021年11月以来的最水平,而且非自愿性失业的比重还在反弹,越来越多的人是被迫失去工作或只能做兼职。能源行业更是重灾区,巨头康菲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裁员四分之一,涉及2600到3250人,之前BP已经宣布裁掉15%的员工约6000人,雪佛龙也裁了20%,油价下跌让这些曾经风光的企业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特朗普政府还在火上浇油,从年初就开始大规模裁员,环保局计划裁掉65%的人,光国税局就裁了7000人,连驻各国大使馆都没能幸免,这种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同时裁员的景象,让劳动力市场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消费这台发动机也明显动力不足了。7月美国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5%,看起来还行,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是建立在6月因为关税问题提前囤货的基础上,当时环比增速高达0.9%,现在不过是回归常态。更关键的是核心零售销售,不含汽车和汽油后环比只增长0.3%,比前值的0.8%掉了一大截,说明老百姓开始捂紧钱包了;服务消费也在降温,餐馆和酒吧消费环比下降0.4%,以前大家喜欢出去聚餐娱乐,现在可能更愿意在家做饭了,这种变化背后是家庭预算的重新调整。制造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8月制造业PMI虽然从48.0回升到48.7,但已经连续六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虽然新订单指数冲到了51.4的扩张区间,看起来有好转迹象,但生产指数却跌到47.8,就业指数更是在43.8的低位徘徊,这种脱节很耐人寻味。从宏观经济数据看,二季度美国实际GDP同比增长1.83%,比前值的1.86%略有下滑,虽然折年率达到3.29%,但这种增长更像是强弩之末。IMF和高盛对2025年全年GDP增速的预测分别只有1.5%和1.7%,说明大家对经济前景普遍谨慎。更麻烦的是通胀和增长的失衡,核心PCE虽然还没到失控的地步,但中金预测年底可能达到3%,而特朗普政府计划对3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这会推升核心PCE0.7到0.9个百分点,这种输入性通胀压力让美联储的政策选择更加艰难。一边是经济增长乏力,另一边是潜在的通胀风险,就像开车时既要踩油门又要踩刹车,难度可想而知。回顾历史,美联储在2019年经济放缓时就曾启动降息,2024年9月又降了50个基点,现在不过是延续这种应对经济下行的传统智慧。但市场早就通过国债收益率变化提前定价了降息预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波动反映着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判断。当非农数据公布后,利率期货市场立刻把降息概率推到90%以上,这种市场和美联储的默契配合,其实是为了避免重蹈过去政策滞后的覆辙。毕竟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还在眼前,在经济出现明确疲软信号时及时出手,总比等到衰退真的来了再行动要好。说到底,美联储这次降息更像是给运转不畅的经济机器加点润滑油。就业市场的疲软、消费信心的下降、制造业的收缩,还有潜在的通胀压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降息从可选变成了必选。黄金白银的涨价不过是市场在用自己的方式提前反应,毕竟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候,这些硬通货总是更让人安心。美联储的决策者们看着这些数据,就像医生看着一堆检查报告,虽然不想开药方,但病情已经不允许再拖延了。这场几乎已成定局的降息,终究是美国经济这台大机器发出的求救信号,至于能不能让机器重新顺畅运转,那就要看后续的疗效了。
搞垮一所大学的不是舆论,而是钱。你绝对想不到十所非985却是顶级富豪的大学。我们

搞垮一所大学的不是舆论,而是钱。你绝对想不到十所非985却是顶级富豪的大学。我们

搞垮一所大学的不是舆论,而是钱。你绝对想不到十所非985却是顶级富豪的大学。我们来盘点一下这十所非985但经费雄厚的大学。第10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8.22亿。第9名,北京交通大学71.83亿。第8名,深圳大学75.07亿。第7名,北京科技大学78.31亿。第6名,哈尔滨工程大学78.52亿。第5名,武汉理工大学81.99亿。第4名,西南交通大学84.62亿。第3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5.46亿。第2名,南京理工大学90.43亿。第1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92.43亿。千万注意了,以上这些非985的高校,其经费却远超北大和中国海洋大学这样的知名高校。国科大和南开才不过66亿的办学经费,是不是超乎您的想象?另外,济南大学也很有钱,2024年76.24亿榜上有名,但是2025年它暂未公布,我们暂且不排名。我们详细来看一下这些高校:第一名,南航92.43亿,太豪横了。论有钱这一块绝对碾压了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老牌985。除了自身强势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以外,南航的计算机、电路信息、自动化、电气等整体工科板块堪称最强211之一。在就业上,南航也碾压了半数的985。叠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办学经费,未来发展必然不会差。第二名,南京理工大学90.43亿,同样突破了90亿大关。南理工擅长兵工武器,由此足以可见我国近些年对兵工的重视程度。南理工的王牌是三大学科集群: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孩子就业保底是中国兵器装备、中国兵器工业相关的央企科研院所或下属单位,而且江浙一带对南理工的认可程度极高。第三名,西电85.46亿。单从经费上看,它在“四邮四电”里面排行老二,比电子科大的95亿要低,却比北邮的63亿高很多。西电无需多言,经费为它代言,其计算机、电子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网安等专业全国顶尖。简单说,它就是计算机电子信息领域最强的第一梯队水平。就业的时候,不管是科技大厂还是军工院所都抢着要,谁能不爱西电呢?第4名,西南交大84.62亿。想不到吧?天府之国的老牌工科211居然这么有钱,丝毫不输西电。西南交大其实是最容易被北方人小瞧的211,它的地理位置、整体工科实力以及托底的就业水平,在所有211里面绝对是上流表现。所以这所高校一定要重视。第五名,武汉理工81.99亿。武汉理工有三板斧:车辆、船舶和材料。同时,新工科板块的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电气等整体在211里面也处于上游水平,是典型的老牌工科强校。在就业上,所有传统工科领域的央国企,武汉理工的毕业生肯定是他们必须争取的对象。分数方面,目前武汉理工大部分传统工科专业在全国很多省份都极具性价比。第六名,哈工程78.52亿。“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近两年,它是涨分最凶的211。作为国防七子、工信部直属高校,秉持“三海一核”的办学方针,有着全国最顶尖的自动化、水声工程、船舶等专业。或许你因为地理位置还在犹豫要不要选哈工程,但是再过两年,你可能连机会都没有了。第七名,北科78.31亿。这两年,北科的存在感其实并不高。它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学科实力上,其材料、冶金工程、矿业工程都是世界领先水平,并且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板块也非常强势。家长在做院校盘点时,近两年很容易遗漏这所顶尖211。第8名,深圳大学75.07亿。这是最牛的“双非”高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却比很多985、211都有钱。一句话,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就业有就业,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双非”。它由清华、北大、人大曾经三校援建,又坐落在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线城市。唯一的缺点是分数太高,且保研率偏低。但这所学校为孩子提供的视野和实习机会一定是顶尖的。第9名,北交71.83亿。当你去不了北京好的985,北交就是你最好的选择。其计算机、信息与通讯工程顶尖,电气、自动化、机械、交通运输等工科都不弱。它“四保一,甚至保第一志愿”的政策也是目前最强的政策,选北交,报考毫无压力。第10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8.22亿。不高的分数,北京的地理位置,本校区30%左右的保研率,超高的经费,奠定了它是最具性价比的211之一。当然,2025年它的分数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个学校除了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储能这些特色专业以外,其计算机和自动化等新工科同样出色。以上这十所院校的办学经费碾压了大量的211和部分985,也代表了这些学校在今后的发展有充足的资源,而且备受国家重视。这些学校值得家长和朋友们重点关注。

调研速递|镇江东方电热获申万宏源等107家机构调研,聚焦业务布局与市场前景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其他线上交流,会议聚焦公司近期经营情况、设备开发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展开讨论。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家电电加热器元器件业务方面,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结构巩固基本盘,目前保持平稳运行。在...
为什么大公司都会死死盯着你的“第一学历”?哥们儿,你先记住一句最扎心的话

为什么大公司都会死死盯着你的“第一学历”?哥们儿,你先记住一句最扎心的话

为什么大公司都会死死盯着你的“第一学历”?哥们儿,你先记住一句最扎心的话:因为在他们眼里,第一学历查的是你的“智商和血统”,而后面的学历,查的只是你的“努力和态度”。我知道这听着很恶心,很不政治正确,但你往下看,就知道这帮人精是怎么想的了。大公司招聘时,总把本科学校当成第一道关卡,主要因为简历太多,HR没法一个个细查。本科录取靠高考分数,高考是全国统一标准,考生从高中三年准备,考的是基础知识和耐力。公司觉得高考分数高的学生,学习能力强,自律性好,能扛压力。相比研究生入学,考研路径多变,有人转专业或多次考,含金量不如本科稳定。企业筛选时,先看本科学校,能快速分出层次,节省时间。调查显示,很多毕业生觉得这成隐形门槛,尤其毕业生多时,企业选择余地大,就抬高标准。名校本科生在学校资源和人脉上占优势,进公司后适应快,团队协作顺。主管招聘名校生,出问题容易解释,但选一般本科的,风险自己扛。这套逻辑形成循环,尽管不是所有名校生都牛,但作为初步过滤,实际中到处用。企业还认为本科阶段定基调,知识储备和习惯在那时养成,后期学历更多补短板。现实中,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公司用学历卡人,降低招聘成本。毕业生涌入,用人单位挑三拣四,设立各种条件。第一学历歧视常见,但企业说这是择优。专家指出,招生扩大规模导致毕业生多,企业有余地设门槛。HR坦言,看学历背后是附加属性,如学校网络和培养质量。找工作时,本科学校影响大,忽略个人能力,但公司节奏快,就这么干。结果是,很多双非本科生机会少,即使研究生名校也难翻盘。这局面不公,但市场就这样转。

宁波市副市长杨勇:宁波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坚实前景广阔

杨勇表示,作为全球重要港口城市、开放大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基础坚实、前景广阔。他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宁波规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其中人工智能核心制造业总产值同比...
美国财长贝森特忙疯了!他要从11个人里面,挑出下一个美联储主席。现在的主席鲍威尔

美国财长贝森特忙疯了!他要从11个人里面,挑出下一个美联储主席。现在的主席鲍威尔

美国财长贝森特忙疯了!他要从11个人里面,挑出下一个美联储主席。现在的主席鲍威尔可能不干啦,所以要找新人接手。这次面试可能要一直持续到下周呢!可是现任主席鲍威尔的任期,明明要到明年5月才结束。为什么这么着急离开呢?先说说鲍威尔为啥不想干了。这四年他简直是“背锅侠专业户”,2022年美国通胀飙到40年最高,他咬着牙搞了10次加息,把基准利率从快归零提到5%以上。通胀是压下去了,可副作用全爆了:今年三季度美国中小企业倒闭率涨了18%,70%的老板都说“贷款利息翻番,扛不住了”;连硅谷的办公楼都空了22%,开发商还不上高息贷款,只能眼睁睁看着项目被银行收走。更麻烦的是,他跟拜登政府闹掰了。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拜登一门心思要“保就业”,还想给中小企业发贷款补贴,对冲高利率的影响。可鲍威尔偏不松口,多次公开说“短期不降息”,怕通胀反弹。一边要保民生拉选票,一边要控通胀防风险,俩人心思不在一块儿,鲍威尔觉得“这活儿没法干了”,提前离场反而体面。贝森特可不敢怠慢,上个月就把11个候选人的资料堆成了小山,还拉着经济团队天天抠细节。这11个人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线竞争”,分明是三拨人对着干,选谁都能让美国经济拐个弯。第一拨是“硬刚通胀派”,代表是美联储理事鲍曼。这群人跟鲍威尔一个路子,把控通胀当头等大事,甚至觉得现在利率还不够高。要是他们当选,中小企业可能还要遭罪,但美元信用或许能稳住。第二拨是“保就业派”,比如前劳工部长沃尔什。他们眼里“人有工作才重要”,喊着“赶紧降息”,还想改美联储的规矩,让政策更偏向小企业。选他们,短期就业数据可能好看,但通胀说不定会卷土重来。第三拨最特别,是“玩数字钱的新人”,比如搞过数字美元试点的杨黄金。他们不纠结短期利率,反而想把数字美元、加密货币监管划入美联储的活儿,这可是以前几任主席都没碰过的新领域。贝森特选人的时候,脑子比谁都转得快。他不光要看候选人能不能搞定美国国内的烂摊子,还得琢磨“全球怎么看”。现在美国欠了34万亿美元的债,占GDP的123%,明年初还要谈债务上限—新主席得跟财政部配合发债,要是对“还债”没想法,美国说不定又要面临违约风险。更头疼的是“去美元化”的风越刮越猛。今年巴西、印度用本币做贸易的比例涨到了25%,连沙特都开始用人民币买石油。美联储的政策直接影响美元的地位,要是新主席搞“乱加息”或“瞎降息”,各国可能会更疯狂地抛美元资产。贝森特面试时特意问“你怎么用政策保住美元的老大位置?”这里面还藏着大选的小心思。拜登想让新主席明年初就降息,这样房贷、车贷利息降了,老百姓满意,企业也能喘口气,为大选后的经济“开门红”铺路。贝森特是拜登任命的财长,不可能不考虑这点,但他又不敢全听白宫的—要是选了个只懂降息的,通胀反弹了,最后背锅的还是他。现在面试已经到了第三轮,贝森特把11人筛到了3个,每天结束面试都要跟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雷蒙多打一小时电话,俩人在“硬刚通胀派”和“保就业派”之间扯来扯去。有内部人说,最后选谁,还得看11月中期选举的结果—要是共和党占了众议院,肯定会逼着贝森特选“硬刚通胀派”,毕竟共和党最讨厌“政府乱花钱刺激经济”。别看这只是选个美联储主席,其实是给美国经济选“生存路线”。选硬刚通胀的,可能稳住美元,但经济说不定会衰退;选保就业的,短期数据好看,通胀却可能回来;选玩数字钱的,能给金融系统开新路,可风险谁也说不准。贝森特手里的笔,比千斤还重。全世界都在盯着这份名单。中国央行已经在调外汇储备里的美元比例,欧洲央行在提前做应对政策变动的预案,巴西、印度这些国家也攥紧了“用本币做贸易”的工具箱。要知道,美联储主席的一个决定,能影响到中国外贸企业的订单,能改变巴西农民卖大豆的价格,还能让印度工人寄回家的汇款变多变少。接下来一周,他要做的不只是选个“管钱的人”,更是给美国经济选未来两年的路。这条路走得对不对,明年这会儿看美国的通胀、就业率和欠债数,就全清楚了。信息来源:白宫今日开始面试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为何是这11人.--2025-09-0515:59·齐鲁壹点
已成定局。美联储刚刚传来消息!9月3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

已成定局。美联储刚刚传来消息!9月3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

已成定局。美联储刚刚传来消息!9月3日,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飙升至90.5%,几乎已成定局。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看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就知道,他明确表示当前就业增长面临下行风险,风险平衡点的变化可能要求调整政策,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美联储对降息这事持开放态度。要说为啥美联储非得降息,看看美国最近的经济数据就明白了。先看大家最关心的通胀,8月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涨了2.7%,环比只涨了0.1%,这可是5月以来的最小涨幅,就像给高烧的通胀降了降温。再看就业市场,8月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只有14.2万,不仅低于市场预期,比起今年前6个月的平均值更是差了不少,失业率虽然小幅降到4.2%,但7月的时候曾升到4.3%,创下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都说明劳动力市场在慢慢降温。其实早在7月的FOMC议息会议上,就有少数官员觉得该马上降息了,虽然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会议纪要里写得很清楚,大多数与会者都认为就业目标面临的风险增加了,一些人还担心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疲软可能会变得更严重。美联储担心要是等经济真出问题了再降息,那就来不及了。高盛那些大机构的经济学家早就主张降息,也是看到了劳动力市场的疲态。而且全球其他央行早就开始行动了,欧洲央行6月就先降了息,瑞士央行更是从3月就开启了降息周期,加拿大央行今年都降了三次了。这就像一场全球央行的降息接力赛,美联储要是再不跟上,美元太强势会影响美国企业出口,对经济没好处。现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大,关税壁垒增加,这些都让美国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鲍威尔在讲话里也提到了这些长期变化的影响。市场对降息的反应可快了,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讲话一结束,美股三大指数立马大涨,道指一下子就涨了870多点,黄金价格也直线拉升。投资者们早就料到美联储会降息,资金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了。利率期货市场的表现更是直接,正是因为大家都押注降息,才让降息概率一路飙升到90.5%,形成了一种自我强化的预期。可能有人会问,降息跟普通人有啥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降息后银行的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不管是房贷还是企业贷款都会更便宜,这能刺激大家买房、企业扩大投资。不过存款利率可能也会跟着降,把钱存银行的收益就更少了,不少人可能会把钱拿出来投到股市或者其他地方,这也是为啥股市会涨。当然美联储也有自己的顾虑,毕竟前两年为了压通胀加了那么多次息,现在降息得小心翼翼。7月会议的时候,鲍威尔还说希望看到更多证据显示通胀会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所以这次降息幅度不大,只有25个基点。而且全球央行虽然都在降息,但国际清算银行也提醒说别降太快,免得通胀卷土重来,美联储肯定也得考虑这些因素。总的来说,这次美联储降息是综合了经济数据、就业市场变化和全球货币政策环境后的决定。从CME的数据到鲍威尔的讲话,从通胀指标到就业报告,各种信号都指向了9月降息这一结果。这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得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美联储现在就是根据经济的“病情”,准备给美国经济开一副“降息药方”了,至于效果如何,还得看后续的数据和市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