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403

标签: 科学家

1879年,俄国科学家在忙完一天的化学实验后,不洗手就准备吃饭了,结果他却发现,

1879年,俄国科学家在忙完一天的化学实验后,不洗手就准备吃饭了,结果他却发现,

1879年,俄国科学家在忙完一天的化学实验后,不洗手就准备吃饭了,结果他却发现,自己食用的牛排和沙拉里,竟然有种奇怪的甜味。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那年冬天,俄国化学家康斯坦丁·法利德别尔格像往常一样泡在实验室里,摆弄着那些从煤焦油里提取的化合物。煤焦油这玩意儿黑乎乎的,味道刺鼻,但在19世纪的化学家眼里却是个宝贝,染料、药物甚至香水的原料都藏在里头。法利德别尔格那天研究的是一种叫“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的物质,名字拗口,看起来也没啥特别。忙到天黑,他饿得前胸贴后背,随手把铅笔往衣兜一插,连手都没洗就冲回家吃饭。餐桌上,妻子准备的牛排和沙拉香气扑鼻。他抓起刀叉就往嘴里送,结果第一口就愣住了,这牛排甜得发腻,沙拉也像裹了蜜糖。妻子一脸莫名其妙:“我可没放糖!”法利德别尔格盯着自己的手,突然反应过来,甜味可能来自实验室!他立即丢下饭碗跑回实验室,翻出白天用过的试剂一测,果然,那支铅笔和手上残留的化学物质甜度惊人,是蔗糖的500倍。而这个意外发现的物质,后来被命名为“糖精”。糖精的诞生像一场化学魔术,它甜得离谱,成本却只有蔗糖的十分之一,更妙的是人体几乎不吸收它,吃下去直接排出体外,对糖尿病人简直是福音。1884年,法利德别尔格在美国申请了专利,糖精迅速火遍全球。一战期间,蔗糖紧缺,糖精成了战壕里的甜味救星,士兵们靠它解馋,食品厂用它维持生产。到了20世纪,无糖可乐、口香糖甚至牙膏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但甜蜜的背后始终伴随着争议,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高剂量糖精可能让老鼠患上膀胱癌,美国一度想全面禁用,最终只在包装上加了警告标签。后来更多研究推翻了这一结论,2000年糖精被移出致癌物名单,但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它列为三类致癌物,意思是证据不足,但也不能完全放心。这种反复让消费者左右为难,一边是廉价无热量的甜蜜诱惑,一边是潜在的健康隐忧。糖精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类对甜味的复杂追求。从甘蔗到甜菜,从糖精到阿斯巴甜,我们总在寻找更甜、更便宜、更无害的替代品。但科学提醒我们,任何人工合成物都可能暗藏代价。今天的超市货架上,赤藓糖醇、甜菊糖等天然甜味剂逐渐崛起,或许正是人们对化学甜蜜的反思。回看法利德别尔格那个没洗手的夜晚,谁能想到一个粗心的小习惯会撬动百亿规模的食品工业?科学史上这类意外比比皆是,青霉素来自发霉的培养皿,X射线源于漆黑的显影板。它们告诉我们,突破常出现在不按套路出牌的瞬间,但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让偶然的发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信源参考: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甘之如饴4000年》央广网《科学看待甜味剂》
2014年,一个在日本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在成功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竟然转过头

2014年,一个在日本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在成功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竟然转过头

2014年,一个在日本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在成功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竟然转过头来转过头大肆抨击自己的祖国和公司,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无数日本国民的痛骂,可是当日本人在了解这件事背后的隐情后,纷纷都选择了闭嘴......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那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名字上,中村修二,这个在日本四国岛乡下长大的工程师,和两位同行赤崎勇、天野浩一起,因为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站上了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可谁都没想到,这个本该举国欢庆的时刻,却成了日本科技界最尴尬的现场。中村在获奖后毫不留情地炮轰日本科研体制,说自己是“愤怒推动的科学家”,甚至把老东家日亚化学告上法庭索要200亿日元赔偿。日本民众一开始骂他忘恩负义,可当真相一层层剥开,那些骂声渐渐变成了沉默。中村修二的人生剧本从一开始就写满了反套路,1954年他出生在爱媛县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时在40人的班级里排倒数第三,勉强考进地方性的德岛大学,这所学校连物理系都没有。选电子工程专业纯粹因为好找工作,毕业后在导师推荐下进了当地乡镇企业日亚化学,月薪折合人民币才6000块,这个三流大学毕业的“乡下技术员”,后来却改写了人类照明史。上世纪80年代,全球科学家都在死磕蓝色LED,因为只有集齐红绿蓝三原色,才能合成白光实现LED照明。当时主流团队都在用硒化锌材料,中村却盯上了没人看好的氮化镓,更离谱的是,这个电子工程出身的人连晶体生长都要从零学起。日亚化学的老板最初觉得他疯了,给500万美元研发经费时手都在抖,这对年利润才300万美元的小厂简直是豪赌。中村带着这笔钱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偷师,因为没发表过论文被当成实验室打杂的,开会都没人通知他。但就是这个“杂役”,回国后自己焊接设备、改造反应炉,在1993年让氮化镓发出了惊艳世界的蓝光。蓝光LED的突破让日亚化学股价暴涨,可中村只拿到2万日元奖金,公司拿着他的专利赚得盆满钵满,却连离职补偿都没给。2004年他愤而起诉索要200亿日元,最终调解获赔8.4亿,这场官司被称为“中村冲击”,直接推动了日本《专利法》修订,让发明人最高能获专利收益5%。但中村还是选择远走美国,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继续研究,有日本媒体骂他叛徒,直到诺贝尔奖评委会说:“白炽灯点亮20世纪,21世纪将由LED灯点亮”,那些骂声才变成反思。中村的愤怒不是没来由的,他曾在成都的演讲里吐槽,日本企业只看毕业院校,不管实际能力;学术界论资排辈,像他这种没博士学位的人“永无出头之日”。最让他寒心的是,当年在日亚化学搞研发时,上司见面就问“你怎么还没辞职”,他把这些经历写进自传《我生命中的光》,说美国实验室“只要有好点子,实习生都能挑战教授”。这种对比让日本社会开始正视“学历歧视”和“职务发明”的弊端,2018年日本国会终于通过《研究开发力强化法》,规定大学必须给研究者分红。如今LED照明已占据全球三分之二市场,每年节省的电力相当于300座核电站,中村却转向更前沿的蓝色激光研究,还警告人们警惕手机屏幕的蓝光危害。他总说自己的成功是“憋着一肚子气”,但这股气背后,是日本僵化体制对创新的窒息了,当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争相聘他做客座教授时,日本网友的评论耐人寻味:“我们失去了一个中村,还会失去更多天才吗?”

为摩萨德工作并参与谋杀核科学家:伊朗再次处决一名间谍!据伊朗新闻电视台Press

为摩萨德工作并参与谋杀核科学家:伊朗再次处决一名间谍!据伊朗新闻电视台Press TV报道,伊朗当地时间8月6日处决了另一名摩萨德间谍鲁兹贝·瓦迪(Ruzbeh Wadi),该间谍此前因向以色列情报部门泄露一名伊朗核科学家的情报而...
塞德娜基本概况-发现与命名: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学家布朗、特鲁希略及

塞德娜基本概况-发现与命名: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学家布朗、特鲁希略及

塞德娜基本概况-发现与命名: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学家布朗、特鲁希略及拉比诺维茨共同发现。因它是太阳系最遥远且最寒冷的天体,故以因努伊特神话中的海洋女神塞德娜命名,2004年9月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分类:是一颗外海王星天体、独立天体,小行星编号为90377,临时编号2003VB12。小行星中心将其视为黄道离散天体,但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应是矮行星。轨道特性-椭圆轨道:塞德娜拥有非常接近椭圆的公转轨道,近日点及远日点估计分别约为76天文单位及937天文单位,是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天体中近日点距离太阳最遥远的一个。-公转周期:约为11400年,将在2075年末至2076年中之间通过近日点,2114年将追过阋神星,成为距离太阳最远的球状天体。物理特征-大小与质量:绝对星等为1.8等,反照率估计为0.32,直径约为1000千米。因无卫星,无法直接估计质量,假设密度与冥王星相当,质量约为1×10²¹千克。-表面颜色与成分:是太阳系中颜色最红的天体之一,颜色类似火星。表面物质光谱均匀,主要由60%甲烷冰及70%水冰构成,还含有24%托林、7%无定形碳、26%甲醇冰与33%甲烷等。-大气层可能性:天文学家认为其表面可能至少在短暂时间内有氮气存在,所以可能拥有大气层。起源假说-恒星近距离通过说:一颗恒星在太阳系形成后的1亿年间曾近距离通过塞德娜附近,或一颗与太阳同时形成的恒星后来从太阳系分离出去,造成了塞德娜目前的轨道。-褐矮星捕捉说:塞德娜可能是在一颗质量为太阳20分之一的褐矮星附近形成,后来在褐矮星通过太阳系时被太阳所捕捉。-未知行星干扰说:塞德娜受到一颗位于内奥尔特云的未知行星所干扰,可能是位于2000天文单位或更近的、质量与海王星相当的天体,或是位于5000天文单位的木星质量天体,甚至是位于1000天文单位、质量类似地球的天体。天文科普天文航天
伊朗原子能机构高级内鬼被处决:故意向摩萨德泄露情报,致数名核科学家死亡这应该

伊朗原子能机构高级内鬼被处决:故意向摩萨德泄露情报,致数名核科学家死亡这应该

伊朗原子能机构高级内鬼被处决:故意向摩萨德泄露情报,致数名核科学家死亡 这应该是伊朗在“伊以12天战争”中抓获的最高级别内鬼之一了。当地时间8月6日,伊朗方面宣布,对伊朗原子能机构下属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重磅突破!我国科学家全球首次人工合成外星超级钻石——六方金刚石。六方金刚石又称蓝

重磅突破!我国科学家全球首次人工合成外星超级钻石——六方金刚石。六方金刚石又称蓝

重磅突破!我国科学家全球首次人工合成外星超级钻石——六方金刚石。六方金刚石又称蓝丝黛尔石,极为罕见,此前只在陨石中发现过,地球上并不存在。网友表示:在军事领域,六方金刚石凭借高硬度性能优势明显。我国成功制造并公之于众,下来量产水到渠成,白菜价准白菜价不在话下。所以,取代普通钻石只是时间问题。武侠小说里的神兵用天外陨铁锻造,原来是真的对此,你怎么看?
2018年,一位104岁高龄的科学家,正在椅子上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身体内30

2018年,一位104岁高龄的科学家,正在椅子上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身体内30

2018年,一位104岁高龄的科学家,正在椅子上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身体内30秒后,他突然睁开双眼说了一句话,让周围的人都哄堂大笑。104岁的科学家大卫·古道尔坐在瑞士安乐死诊所的椅子上,护士将药物注射进他手背静脉时,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闭目养神,三十秒后,监测仪器上的心电图突然波动起来,他缓缓睁开眼睛,嘴角扬起一丝笑意:“这药效......可比我在实验室等培养皿发酵快多了。”这位1914年出生于伦敦的科学家,自幼展现对自然的浓厚兴趣,青年时期先后获得化学与植物学双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他放弃从军机会,在导师鼓励下专注科研,相关成果为战时农业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中年时期的古道尔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实验室的白大褂口袋里常塞着戏剧演出票,周末他会在皇家植物园指导学生观察菌类,或是穿着便装去剧院帮忙调试灯光,妻子玛丽曾回忆,他总说“科学和艺术都是理解生命的钥匙”。转折发生在83岁那年,一场意外车祸导致他失去驾驶资格,曾经每周必去的戏剧排练厅和实验室变得难以抵达,更令他痛苦的是,视力衰退让他的科研工作受阻,曾经能看清细胞结构的显微镜,如今成了模糊的影像。此后十年,古道尔逐渐减少公开活动,2015年,澳大利亚科学院授予他“终身科学贡献奖”,他在获奖感言中说:“科学的本质是适应变化,正如生命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调整方向。”与此同时,他通过公开信持续呼吁安乐死合法化:“当身体不再能支撑尊严,选择有质量地离开,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2018年2月,古道尔在家中浴室意外摔倒,由于独居,直到两天后才被邻居发现,这次事故导致他腰椎骨折、下肢瘫痪,曾经能徒步穿越威尔士高山的他,如今连翻身都需要护工协助。2018年5月,古道尔前往瑞士一家允许协助自杀的诊所,在为期三天的评估期内,他始终保持平静,多次向医生强调:“我希望掌控生命的最后时刻。”实施安乐死的当天,古道尔选择穿上自己最爱的深灰色西装,注射前,他轻声对医生说:“我想自己按下按钮。”这句话,与他年轻时在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时的语气如出一辙。药物推入血管的瞬间,监测仪上的波形轻轻一颤,三十秒后,老人缓缓睁开眼睛,那是他年轻时做实验常说的口头禅。诊室里响起轻轻的笑声,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保持着科学家的幽默。古道尔的选择不仅是个人的,更是整个社会对生命尊严讨论的起点,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有尊严的离别,不是悲伤的告别,而是从容的选择。
专家:宇宙可能在100亿年后开始死亡。新技术研究表明,宇宙的预期寿命

专家:宇宙可能在100亿年后开始死亡。新技术研究表明,宇宙的预期寿命

专家:宇宙可能在100亿年后开始死亡。新技术研究表明,宇宙的预期寿命只有330亿年,宇宙将在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开始死亡。关于宇宙如何死亡,有两种主要理论:“大冻结”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将继续膨胀,直到所有恒星都失去能量并冷却到绝对零度;以及“大紧缩”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的膨胀只是暂时的,在某一点之后,它将开始收缩,最终在反向大爆炸中坍缩。科学家们很难就哪种可能性更大达成一致,因为最近的观测揭示了宇宙膨胀速度的不确定性,这被称为宇宙学危机。新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发生在黑洞内部。宇宙生命起源说
德国的数学专家研究证实,五维空间或许真实存在,人类只要进入五维空间,身体瞬间会被

德国的数学专家研究证实,五维空间或许真实存在,人类只要进入五维空间,身体瞬间会被

德国的数学专家研究证实,五维空间或许真实存在,人类只要进入五维空间,身体瞬间会被量子化,会以另一种意识状态存在,能够洞悉过去、现在与将来。中国网友看到德国数学专家的这项研究都不禁发笑,这还用得着你来说吗?咱们的老祖宗不是早就告诉过我们了吗?世间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世间万物早就被计算好了,肉体终会消亡,而我们的灵魂将会进入另一个世界获得永生。就如同我们的电脑、手机内存一般,当电脑坏了,手机坏了,但其内存却能够无限复制、无限循环,无限进入另一个空间与主机。我们人类的意识难道不也是如此吗?意识即灵魂,灵魂即思想,只要人类存在,其意识就会存在,那么人类就永远存在,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呢?#量子空间论##五维宇宙##五维能量体系#
活得太久是什么感觉?104岁的科学家,在家人的陪同下远赴瑞士安乐死,在30秒后

活得太久是什么感觉?104岁的科学家,在家人的陪同下远赴瑞士安乐死,在30秒后

活得太久是什么感觉?104岁的科学家,在家人的陪同下远赴瑞士安乐死,在30秒后突然睁开眼,语出惊人,让众人哭笑不得。高寿在大部分人看来是一种幸福,但对古道尔来说却是种折磨,经历过高质量生活的他,无法忍受身体各个零件下滑的情况。“我期盼着死亡的到来。”在进入晚年后,古道尔经常和身边人谈论死亡,他脸上没有畏惧,只有坦然,可他惊讶地发现,自然死亡离自己太遥远,都成为百岁老人依旧死不掉,能够平静而有尊严的死亡,是他晚年最大的追求,但是却无法完成。他年轻的时候,喜欢钻研科研活动,研究生态系统,有许多的小爱好,让他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很有趣味,在年纪上来后,他退休在家,想要好好地享受在老去前的宁静愉快的生活。他喜欢戏剧,经常会去学校里面和剧团里的人排练演出,在舞台上的表演的时候,他感觉整个人都充满活力,哪怕已经七八十岁都没有暂停这个爱好,大家都对他很友善,非常的关爱他这个老人。起初,退休后的生活很有意思,但过了数年后,他就觉得无趣,于是他又重新回去工作,每天搭乘公交车快乐地上下班。古道尔是人老心不老的典范,他善于接受新奇事物,电脑玩得很溜,完全不逊色于年轻人,是同龄人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位。每天跟着比自己年纪小一大截的同事们上班,古道尔觉得很有新鲜感,原先大家以为他顶多干个几年就回家安享晚年,没想到这一干就干到一百岁,虽然身体的各项技能都有所下降,但完全不影响他正常上班。见过他的人都感到很惊奇,毕竟没几个人在百岁后还这么有精力,可学校担忧他的健康,拒绝让他再去舞台上表演,还给他换了个离家近的办公地点,陌生的环境和索然无味的下班生活,让古道尔感到很失落。他时常感慨自己忍受够了这种生活,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干,不能经常陪在他身边,而且他也不喜欢自己的私人领域被其他人侵入。更令古道尔闷闷不乐的是,原先他没事时可以开车出去玩,但视力下降后,家人就不让他开车,当然他自己也担心在路上出车祸,害了别人就不好了。古道尔感觉自由被剥夺,期盼着死亡早日到来,可比死亡早到的是摔倒,他在家中脚滑倒在地上,居然起不来了,躺在地上的那一刻,古道尔心里充满恐惧,不是恐惧死亡,而是害怕自己就这样没尊严的死在大家面前,这让骄傲一辈子的他无法忍受。幸好保洁来干活时看到他,赶快把他送到医院,医生严肃地告诉他,按照他现在的身体情况,必须有人在旁边24小时陪伴着他,这样才能防止再次出现这种问题。看着孩子们担忧的眼神,古道尔下定决心要早点结束生命,他开始查询如何进行安乐死,或者有没有自杀机构能帮助自己。可惜的是当地不允许用这种方式来死亡,于是他跑到瑞士赴死,在路上他的脸上没有对世界的眷恋和不舍,有的是激动和兴奋。他听着工作人员要如何进行操作,并一再询问他是否确定,每次他都坚定地点点头,只是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提出一个要求,在他死亡时,放《欢乐颂》来欢送他离开人世。在欢快的歌曲下,他慢慢地闭上双眼,嘴角勾起微笑,就在大家凝神瞩目他时,突然他睁开眼睛,说道:“死亡来的有点慢呢。”这句话让大家哭笑不得,看着他再次闭上眼睛,很快药效就发挥起来,他带着美好的愿望进入另一个世界,家人们按照他的要求给他举行了葬礼。古道尔对尊严死亡的追求引起人们的讨论,有时候活太久,或者不想活时,安乐死看来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被许多法律、伦理等问题困扰着,毕竟有时候死亡不只是个人的事情。参考信源:104岁老人来到“协助自杀”诊所完成“去死”的心愿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