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403

汽车

特斯拉ModelYL内饰谍照都爆出来了。可以看到:-全新的前排座椅,

特斯拉ModelYL内饰谍照都爆出来了。可以看到:-全新的前排座椅,

特斯拉ModelYL内饰谍照都爆出来了。可以看到:-全新的前排座椅,有可调头枕,更长的腿托;-第二排为2个独立座椅,放倒之后可以和第三排打平,优势是后备箱巨大,劣势是可能会牺牲一点的舒适性;-第二排似乎没看到扶手?之前特斯拉官方视频了露出的似乎是会电动升起一个扶手;-B柱、C柱增加空调出风口;-第三排增加杯架。新能源汽车
今天旅行车小爆发,早上享界S9T预售32.8万起,1小时收了1万张小订;刚刚奥迪

今天旅行车小爆发,早上享界S9T预售32.8万起,1小时收了1万张小订;刚刚奥迪

今天旅行车小爆发,早上享界S9T预售32.8万起,1小时收了1万张小订;刚刚奥迪E5Sportback预售,23.59-31.99万,4881mm的掀背旅行车造型,Momenta智驾方案+宁德时代电池+“AUDI”logo,你觉得一个月能卖________台。奥迪E5预售23.59万奥迪E5Sportback郑钦文同款新车奥迪E5预售​​​
这车充满了,打了前挡风电话希望帮忙挪个车,对面直接说挪不了,明天挪[捂脸哭]真是什

这车充满了,打了前挡风电话希望帮忙挪个车,对面直接说挪不了,明天挪[捂脸哭]真是什

这车充满了,打了前挡风电话希望帮忙挪个车,对面直接说挪不了,明天挪[捂脸哭]真是什么人都有啊,绝了绝了​​​
奥迪E5预售23.59万奥迪E5的定价没有太多意外。因为这款车代表奥迪要按照中

奥迪E5预售23.59万奥迪E5的定价没有太多意外。因为这款车代表奥迪要按照中

奥迪E5预售23.59万奥迪E5的定价没有太多意外。因为这款车代表奥迪要按照中国的打法,包括产品研发、定义、市场策略来打,所以价格一开始就已经定好了。去年发布的时候就说价格会非常有竞争力,后来说价格在25万以下。按照目前的趋势,21万起售差不多了也是可以的吧。要打爆市场,就不要吝啬这一两万元,直接干就行了。我个人是比较看好这款车的,内饰确实水平台太在线了。郑钦文同款新车奥迪E5预售奥迪E5预售汽场全开汽场全开
奥迪E5预售23.59万奥迪E5公布价格了,还是很惊喜的,773km续航、双电机

奥迪E5预售23.59万奥迪E5公布价格了,还是很惊喜的,773km续航、双电机

奥迪E5预售23.59万奥迪E5公布价格了,还是很惊喜的,773km续航、双电机e-quattro四驱,全系预售还送辅助驾驶、电子后视镜、免费和限时加起来6款车色,很能打的配置,还有车内奥迪助手的20多种动画还有人机交互的反馈,就冲这个我都愿意比其他车多花2000哈哈哈奥迪E5Sportback​​​
大v聊车这是从哪刨出来的?11年前的车卖12万日产奇骏荣誉版来了,就是上一代奇

大v聊车这是从哪刨出来的?11年前的车卖12万日产奇骏荣誉版来了,就是上一代奇

大v聊车这是从哪刨出来的?11年前的车卖12万日产奇骏荣誉版来了,就是上一代奇骏,最早2014年推出![捂脸哭][捂脸哭]2.0L机头,151马力,194N·m扭矩,这个动力总成放到现在多少有点不够看,会有人买吗?​​​
奥迪E5预售23.59万卧槽这个价格还可以啊,23万起步,买个奥迪电车,续航智

奥迪E5预售23.59万卧槽这个价格还可以啊,23万起步,买个奥迪电车,续航智

奥迪E5预售23.59万卧槽这个价格还可以啊,23万起步,买个奥迪电车,续航智驾颜值都在线。1,800V架构,支持270kw超充,100度电池给到,CLTC续航773km,续航给足,四驱版本零百加速3.4s,对标Taycan。三电没毛病吧?2,智驾上,搭载mmt的飞轮大模型,无图智驾也有,以及基于8295的智能座舱。智驾没毛病吧?3,底盘上,我更相信传统品牌,CDC空气悬架+后轮转向,5米级别的车身转弯半径只有5.1米,肯定很好开。底盘也没毛病吧?主要是真的帅啊。【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奥迪E5预售23.59万郑钦文同款新车奥迪E5预售奥迪E5预售26.99万就能买

奥迪E5预售23.59万郑钦文同款新车奥迪E5预售奥迪E5预售26.99万就能买

奥迪E5预售23.59万郑钦文同款新车奥迪E5预售奥迪E5预售26.99万就能买100度电的大奥迪了,奥迪今年真行!奥迪E5Sportback预售23.59万起,1:1复刻奥迪Econcept概念车,奥迪RS6设计师操刀的作品,你觉得好看不?我觉得一是很有特点,大街上一看就很好认,我自己觉得挺好看,也是台瓦罐!无框+自动车门,我倒是很想试试它的手感跟鸿蒙或者i7的区别,看看BBA怎么看这些东西的交互特性的。性能方面,双电机780马力/800N·m,3.4秒破百,电动quattro四驱,你只管踩电门!剩下的(你们来)。宁德时代CTP电池+800V平台,773km续航,充电10分钟即可补能370km,不焦虑,放肆开。还有跟Momenta合作的“德系豪华+飞轮大模型”的奥迪全景辅助系统,27个感知硬件,城市领航、高速领航、可见既可泊,不知道智驾的“德味儿”有啥特色,能不能让中国消费者喜欢。喜欢的话,预售期间有一些优先的权益,包括全景驾享礼、座舱升级礼、限时免费升级电子外后视镜、高定车色限时免费、5年超长贷等。大v聊车
今晚捷途山海L7PLUS开启预售,全系6款车型,预售价13.99-18.99万

今晚捷途山海L7PLUS开启预售,全系6款车型,预售价13.99-18.99万

今晚捷途山海L7PLUS开启预售,全系6款车型,预售价13.99-18.99万元,限时权益价12.99-17.99万元;8.29成都车展正式上市作为捷途X70L的插混版本,山海L7PLUS有着更加简洁、个性化的设计语言,头灯、尾灯分别呼应J和T两个元素,尾门还支持脚踩投影开启智能化方面,8.8吋液晶仪表+15.6吋向日葵屏(±10°),搭配TOUROS3.0智慧AI座舱和伯牙之音12扬音响,豪华版及以上还标配猎鹰智驾500,支持高速NOA车身尺寸4810/1930/1705/2820mm,提供19/20英寸轮圈可选,门把手也是半隐藏;座椅布局5/7座可选,有前排加热/通风/按摩/记忆、扶手箱冰箱、二排加热/靠背131°电调、右后小桌板、三排靠背电调以及4种大床模式后备厢最大容积1708L,不仅提供220V电源,五座版后备厢还提供20L下沉式冰柜,支持三温区-10~10℃调节动力搭载第五代1.5TGDI+单挡DHT+P13双电机组合,综合输出265kW、530N·m;搭配电池18.67/32.66kWh,CLTC纯电续航121/220km,亏电油耗5.18-5.25L/100km,综合续航1700km,支持41/75kW快充和6.6kW外放电悬架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搭配CDC电磁悬架,阻尼调节每秒100次性价比拉到满的捷途新作,你们觉得价格到位吗?SUV大百科
奥迪E5预售价格23.59万起,这个定价还是比较合适的,也是一个跑量的定价。主

奥迪E5预售价格23.59万起,这个定价还是比较合适的,也是一个跑量的定价。主

奥迪E5预售价格23.59万起,这个定价还是比较合适的,也是一个跑量的定价。主要竞争对手有小米SU7、YU7、特斯拉的model3、Y,以及燃油车的奥迪A5L、奔驰C、宝马3系等。这也是BBA三家中首次定价这么低的纯电车型,对20-25万级别市场的销售结构有一定的影响。20-25万级别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去年有140款车型参与竞争,今年有近120款车型参与竞争,一年时间20款车型已经离开这个价位区间。20-25万市场也是今年上半年少有的增长市场,也是燃油车、新能源车,轿车、SUV交汇竞争的细分市场,并且没有形成车型垄断的趋势;目标用户群是年轻用户群体为主。此外另一个增长的市场是10万元以下市场,其增长主要依靠补贴刺激。桑之未汽车行业观察
奥迪E5预售23.59万说真的,奥迪E5Sportback这车是真帅啊,我之

奥迪E5预售23.59万说真的,奥迪E5Sportback这车是真帅啊,我之

奥迪E5预售23.59万说真的,奥迪E5Sportback这车是真帅啊,我之前以为多少要改改,没想到今晚直接就开卖了,完完全全1:1复刻奥迪Econcept概念车,这造型真是科幻极了!性能也是足够科幻:双电机780马力/800N·m、3.4秒破百、电动quattro四驱、宁德时代CTP电池+800V平台。预售礼诚意十足,举个例子:一般加个2W才给的电子外后视镜,直接给免了。关键这造型和这一大堆配置,23.59W起。今年下半年真是诸神黄昏,价格杀的昏天黑地的。
2026款第二代长安x5plus正式上市,全系5款配置,售价6.99-10.3

2026款第二代长安x5plus正式上市,全系5款配置,售价6.99-10.3

2026款第二代长安x5plus正式上市,全系5款配置,售价6.99-10.39万元,限时优惠价5.99-8.39万元权益包括限时补贴至高24000、2000置换补贴、36期0息/低息(至高7000贴息)、终身免费基础流量、3年免费娱乐流量(6G/月),算了下,最低配叠加置换补贴和免息,假设能0首付,月供也才1600出头作为人生的第一台车,这可够便宜了当然,最低配1.5自吸+5MT我可不推荐,起码也得6万多买500Bar直喷的1.5T蓝鲸,141kW、300N·m,7.51s破百的性能,搭配四轮独悬,放以前合资,没个十几万可下不来吧至于LED灯组、30吋环抱三联屏、54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ACC、FCW、LDW、冷暖温控扶手箱、后排出风口、全新镀铬中网等等配置,在5-8万元价位真没得挑更何况光尺寸也有2715mm轴距,以及584-1318L后备厢,很多紧凑型合资选手都未必有它大,万一再给长安惹急了,换套1.5自吸插混,卖个七八万,合资车在下沉市场还混得下去吗?[捂脸哭]SUV大百科
东风日产天籁PLUS官图发布,新车将于今年底季度正式上市。天籁PLUS尾

东风日产天籁PLUS官图发布,新车将于今年底季度正式上市。天籁PLUS尾

东风日产天籁PLUS官图发布,新车将于今年底季度正式上市。天籁PLUS尾标正式回归"TEANA"的经典命名,此外还推出全新车色"哑光灰"[点赞][点赞][点赞]汽车资讯天籁汽车资讯新车上市​​​
为啥油车安装不了大屏幕,不是不想,你听设计师是咋说的

为啥油车安装不了大屏幕,不是不想,你听设计师是咋说的

为啥油车安装不了大屏幕,不是不想,你听设计师是咋说的5年前我花12万买了一辆国产新能源,结果5年过去,还有很多朋友向我表示羡慕。这些表示羡慕的人开的都是油车,我的双联屏能打游戏,能唱卡拉ok,但是他们家油车的屏幕,连导航都特别卡顿。更要命的是,我的车是5年以前的新能源车,和现在的新能源车概念已经完全不同,可5年以前的产品都能秒杀现在的燃油车。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油车就是装不了大屏幕呢。要是油车也能放大屏幕,可以这么说,新能源车根本就不是油车的对手。但遗憾的是,油车就是装不了,因为它们用的是100多年的12V供电系统,绝对是老古董。而且油车的铅酸蓄电池只能存储0.7度电,连特斯拉Model3电池容量的1%都没有。如此小的电池容量,直接导致油车电瓶最多就供个启动电量以及短时间的灯光。要是在熄了火的情况下开空调,空调根本就不管用的。后来有些高端车型升级到了48V轻混系统。但本质上也没有改变。从发电机线束规格到用电设备,不过是打了些补丁而已,并没有重新设计,而且成本还非常高。这就导致,油车若想要装大屏幕就必须要进行大幅度的更改才可以,弄不好整个生产线都要发生变化,一般的车企还真受不了。就算忍受着高昂的成本被装上了,那么还要面对另一个电动车没有的烦恼,那就是温度极高的发动机对大屏幕的影响。到了夏天,发动机舱的温度可以达到120度,仪表盘区域的长期处于60~70度,再高的到了八九十度也是有的。但这可是液晶屏幕,超过了85度以上环境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要是增加散热系统,又会影响本就紧张的安装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油车屏幕一般都使用反应迟钝的电阻屏,而非更先进的电容触控屏。不是他们小气,是温度上真的不适合,也就电阻屏对温度的要求还能低一点。现在的大屏幕的好处很多。第一,成本非常便宜,第二,确实能给我们一些娱乐化的系统,我车又便宜又好用,哪款油车不想安装?现在很多高端燃油车也通过各种方式想要装上大屏幕,但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差不多。一名业内专家就说,我们每在大屏幕增加一个功能,就要在散热供电和空间布局上付出电动车三倍的成本。这就是先天性不足所带来的劣势,不管油车再怎么缝缝补补,再怎么升级,但先天就给定死了。这就像不管大猩猩再怎么聪明,再怎么学习,也不可能超过智力最低的人类一样。

我突然恍然大悟,卧槽,你说ModelY一个月3-4万台,这些用户大多数是不是根

我突然恍然大悟,卧槽,你说ModelY一个月3-4万台,这些用户大多数是不是根本不在乎后排硬不硬?刚跟邻居ModelY车主聊天,刚提的我说ModelY贼好开,就是后排座椅跟榻榻米似的,太硬了。ModelY车主笑着说,我都买ModelY了,我那后排就坐坐同事朋友,硌他们屁股管我啥事呀。中国品牌对手研究完ModelY后,认为ModelY后排是大短板,然后各种加长弄大沙发,实际上ModelY的潜在用户根本不在乎这些…你想想,小米SU7超越了Model3,并不是因为后排比Model3强,两车后排都很烂呀。而是颜值、品牌认知、车主身份认同等方面,小米不输特斯拉,并且都把“好开”“底盘好”放在了第一位。

各位注意没有,为啥大家更喜欢买新势力的电车,而不是老牌车企的

各位注意没有,为啥大家更喜欢买新势力的电车,而不是老牌车企的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一个现象,除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外,其他老牌车企的新车几乎都卖不出去。比如说奔驰的新能源汽车,按说有奔驰的名字背书应该卖的不错才对,结果每个月销量还不到1000辆,实在是太惨淡了一些。不光是奔驰,所有的传统汽车企业都是这个样子的。再比如大众ID.系列,也是被网友们戏称为杂牌车。可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呢,大家伙确实特别喜欢购买。最典型的就是理想,问界,小米,这些车企几乎是推出一款车就火爆一款,好像买他们的车不花钱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看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人类的劣根性。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这些造车新势力的绝大多数,都是从互联网企业跑过来的,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宣传,就是流量。比如小米汽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小米目前出品的两款车辆能做到如此火爆,车辆有点水平仅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强大的宣传能力,而偏偏,传统车企就是在宣传上吃了很大的亏。比如我昨天去看南京照相馆时,开映前不是要放广告吗?其中就有大众汽车的广告,这个广告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广告上就是一家四口人开着这辆车一起出游,总共几十秒的广告,就是希望给大家一个大众汽车空间非常大的印象。当时我看了后就默默摇头,心想如此落后的广告方式,也难怪大众汽车在国内越来越卖不出去了。但是造车新势力的营销方式却非常简单,比如说砸钱找测评人刷了屏猛夸,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病毒式传播,各种测评都吹上了天,比如500万内最好的。然后就是CEO亲自当网红来直播带货,利用个人IP刷流量,把发布会都变成了相声专场。再就是车还没有量产,就直接先收定金,靠着PPT来讲自动驾驶的故事,让用户花钱去当梦想合伙人。总结一下就是简单的逻辑,用卖手机的方式来卖车,用追星的逻辑来造神。可偏偏用户就是吃这一套,而不吃传统车企的那一套,这就让人很无奈了。很多人买车都是冲动消费,当网络环境已经导致人们对这款车没有抵抗力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容易掏钱购买,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带给车企的红利。可是传统汽车企业哪来这么多的互联网思维,也没有这么多的营销手段,甚至连在生产汽车时,都傻乎乎到一款车型非要测试5年才上市,哪像造车新势力,测试没多久就上市,剩下的让用户自己测试。这样就出来了答案,哪怕传统车企的车再好,质量再牛,但是宣传营销跟不上去,就是打不过造车新势力的产品。这只能说时代已经变了,以前的做法行不通了,或许该换换思路,陪大家一起沉沦了。
奔驰被惹急了,CEO放话,中国车企搞达尔文式竞争,这样不可持续

奔驰被惹急了,CEO放话,中国车企搞达尔文式竞争,这样不可持续

奔驰被惹急了,CEO放话,中国车企搞达尔文式竞争,这样不可持续很明显,奔驰汽车真的被惹急了,连CEO都开始放话,说中国汽车是达尔文式的竞争是不可持续的。不过我倒是并不觉得达尔文式的内卷到底有啥坏处?优胜劣汰本来就是自然法则。如果奔驰汽车没有办法竞争下去,那么被淘汰也是符合常理的事情。总不能说这些三大一线豪车们一直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就想着拿高工资,并且上4天班休三天的日子吧,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应该这样。奔驰汽车着急,也是因为好歹是豪华品牌冠军,但去年在国内总共才卖了74.1万辆,下滑了7.8%,和5年以前的水平差不多。本来觉得今年会有所起色,可今年7月份一个月销量居然还不到2.7万辆,环比下降了40%。中国市场成为了奔驰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尤其是电动车方面,奔驰EQ系列月销仅有1000辆左右,已经是中国老百姓口中的杂牌车。在这种情况下,奔驰不可能不着急。通过商用手段来竞争肯定竞争不过,把军舰大炮派过来强抢吧,现在又不是100多年前,他们还真没这胆子,于是就只能耍嘴皮子功夫。但相比较越发惨淡的奔驰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速度却非常迅速,比如问界M9从问世到现在才40个月的时间,居然就卖出了70万辆。这速度是什么概念呢?和同级别的宝马X5相比较就行了。宝马X5进入中国已经有252个月,但同样卖出了70万辆,差距就是如此巨大。根本原因就是,中国车企能够迅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要什么中国车企就出什么,比如智能驾驶或者长续航之类的。但奔驰汽车却因为没有改变而导致技术落后,且其车机开发系统一直非常缓慢,导致竞争力逐渐丧失了。如此一来,消费者就开始逐渐对大三一线豪车祛魅,也并不觉得他们值好几十万元的售价,反而对国产品牌的认同度提升。今年7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54%,估计到今年年底就能达到60%。而这些国产车抢夺的可都是合资汽车的蛋糕,这一次奔驰CEO康林松表示价格战会危害所有车企,我看他只说对了一半,严格一点应该是,这次价格战危害的是除了中国车企之外的所有合资车企。这些老外就是这样有意思,所谓的达尔文理念或者丛林法则,不就是他们一直所推崇的吗?现在竞争不过人家了,就开始说达尔文式内卷不对,也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底气。
宝马和问界公布了数据,同样卖出了50万辆,但差距却如此之大

宝马和问界公布了数据,同样卖出了50万辆,但差距却如此之大

宝马和问界公布了数据,同样卖出了50万辆,但差距却如此之大宝马X5用了252月的时间,在国内卖了70万辆车。问界M9用了40个月的时间,在国内也卖了70万辆车。同样都是70万辆,问界的速度比宝马的速度快了六倍还要多。而宝马X5进入我国市场已经有21年,一直凭借着巨大的车身,强大的性能,优秀的操纵让无数人喜爱,可没想到却彻底败给了问界M9。有人觉得这么对比不公平。毕竟宝马刚进入中国时候的50万,和现在的50万可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人买宝马X5,付出的成本就和现在买一辆迈巴赫差不多了。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我听一个之前买奔驰,后来买问界的朋友说,现在买bba已经没有面子了,与其继续为品牌LOGO买单,不如选一辆自己和家人真正喜欢的车。我看,这才是这些年宝马汽车,或者说三大一线豪车出现问题的最大原因。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观改变了,他们再也不认为三大一线豪车就是面子的象征。最要命的是,三大一线豪车面临中国市场的竞争和销量下滑,他们虽然也确实感到了危机,但这么多年以来居然却毫无作为,只能说,他们的效率也实在是太差了一些。一直以来,宝马汽车确实针对中国进行了本土化改进,比如宝马X5国产之后的轴距加长到了3105mm,也确实满足了人们的购车要求。但问题是,最影响用户的环节却出了问题,如问界M9能凭借零重力座椅,智能语音系统,智能辅助系统等满足中国家庭需求。而宝马却维持着全球统一的产品思维,在本地化情况方面比中国品牌差多了。另外这段时间以来,国产车价格下滑非常厉害,但宝马却因为全球供应链体系和中国市场特殊需求之间的矛盾而陷入了被动。比如宝马X5,虽然国产化之后价格有所下调,但相比问界M9还是差距明显。就连宝马集团财务董事彼得都表示,中国市场的价格战很令人担忧,他们根本就没办法进行有效成本控制。我想这种成本压力严重影响了宝马的竞争力,但若要压缩成本,工人又不乐意,也就出现了死循环。最要命的是,华为并不是一家造车企业,它只是为车辆赋能而已。这就导致,任何一家国外车企并不是和某一个中国汽车企业抗争,而是和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对抗,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对抗,国外车企毫无胜算。宝马X5和问界M9的对抗,说白了不是两个品牌之间的斗争,而是两个时代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碰撞,幸运的是,中国这次终于站在了先进和文明的一边。
我在德系车企工作多年,就算给德系车和国产车一样的科技,也会输

我在德系车企工作多年,就算给德系车和国产车一样的科技,也会输

我在德系车企工作多年,就算给德系车和国产车一样的科技,也会输都说汽车市场东方崛起,西方衰落,都是因为东方科技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但以我多年在德系车企工作的经验来看,就算给德系车和中国汽车一样的科技水平,德系车迟早也不是对手。这里面最根源的问题就是,德系车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居然成为了他们发展的最大阻碍。德国有个LGmetall工会,在车企里面拥有巨大的话语权,他们经常以罢工谈判等方式迫使德国车企管理层妥协。最典型的事件相信大家都知道,2024年12月大众公司要降薪,工会就组织了10万名工人罢工,最后只能降低了高管10%的工资,员工则4年不涨薪,好不容易把他们给安抚了下去。就算想要裁撤员工,也要提供给人家转岗的可能性。比如大众汽车有一个就业保护计划可以延续到2030年,被裁撤的员工可以依据其计划来平稳过渡。当年我在德国总部交流的时候就能很明显感受到这一点。德国人似乎没有什么失业的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就是现实存在的。但因为公会非常给力,所以他们似乎并不担心。即便真出了什么问题,也有转岗计划和技能培训帮着给兜底。大众汽车甚至和工会签了一个长达30年的就业保证协议,尽管这些年经济很紧张,但大众仍然通过新协议,承诺不以运营原因解雇员工,这让员工可以安心工作。可问题是,员工安心工作了,就意味着哪怕犯了点小错误,公司也解雇不了。而人性本恶,当员工出问题公司也没办法解雇的时候,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比如说磨洋工的情况,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因为磨洋工,大众前两任CEO都想要进行电动化的改革计划,结果到现在也改革不了。又因为公会的阻力,本来大众汽车要减产73万辆,占25%的产能,结果工会就是不让,导致好多资源都被白白浪费了,就是为了要保护一些磨洋工工人的工作。这种公会什么都管的做法,一方面提高了工人的权益,另一方面却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司集团未来的发展,最终导致公司发展不了,所有员工全部倒闭,然后各自回家。我听一些德系车高管说,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他们不是研发不出好的东西,但研发了又能怎么样呢?研发了也要让人干活,可在现有情况下,这一大堆被养刁了的人怎么可能好好干活。这可能是德系车的无奈吧,当然若这样的公会,这样的待遇放在国内,恐怕又是不知多少人会羡慕的对象。
东风日产新款天籁实车,前脸形似新能源车?前脸/车尾全新设计两款新造型铝合金轮辋3

东风日产新款天籁实车,前脸形似新能源车?前脸/车尾全新设计两款新造型铝合金轮辋3

东风日产新款天籁实车,前脸形似新能源车?前脸/车尾全新设计两款新造型铝合金轮辋380VC-TURBO动力尾标“TEANA”车型尾标回归日产天籁天籁PLUS公告图曝光天籁PLUS智美升级​​​​